近日,山東淄博燒烤爆火,相關話題和帖子在網絡上熱度飛漲,全國各地的年輕人不斷擁入淄博,讓淄博在短短的時間內成了一個網紅城市。
在咱們河南鄭州西南方向,曾被稱為「烏金之鄉」的新密,也是一個主打夜市燒烤的城市,它的炒蝦尾、五香豬蹄、熗鍋面、溜卷煎、烤串等招牌特征小吃,每天都吸引著不計其數名門客前去解饞嘗鮮。但是,雖然品種和滋味毫不遜色,它的名氣卻沒有淄博燒烤嘹亮,這讓新密人很不服氣。連日來,大河報·豫視頻記者對新密夜市進行了走訪,目擊了夜市爆棚的場面,同時也發現了存在的一些問題。
家家都有「招牌菜」,新密夜市遍及特征美食炒蝦尾、五香豬蹄、爆炒卷煎、八大碗、烤串……一提起新密夜市,去過的門客對這些招牌菜都會信口開河。由於美食眾多,除了新密市民外,周邊縣市的「吃貨」們也來這兒解饞過癮。
天還沒黑,各地門客紛繁擁向新密夜市。
4月20日下午4時,太陽還沒落山,坐落新密市密州大路的鄭喜旺燒烤大排檔裏,現已迎來了第一撥兒顧客。
「聽說新密的夜市燒烤種類多又好吃,咱們兩家人就一同從禹州開車趕過來了。」31歲的小許告知大河報記者,他是帶著老婆孩子和朋友一家三口來這兒的,因聽人說來晚了會沒位置,午飯後連午覺都沒睡就直接開車往這兒趕。
作為規範的「吃貨」,小許他們一連點了6道最具特征的新密小吃:炒蝦尾、五香豬蹄、鮮炒雞、溜卷煎、橡子涼粉、黃金紫薯,最後又來了一碗豆面條。吃飽喝足,小許和朋友連呼「過癮」,表明「改天必定再來」。
小許一行還未離開,大排檔裏又來了三撥兒顧客,其間一撥兒人來自新鄉。據了解,新鄉的周先生和三個朋友是來新密伏羲山景區玩耍的。下午從景區出來時,聽人介紹說新密的夜市很不錯,就經過導航開車來到這兒。「菜單上的招牌菜看著很誘人,真想都嘗嘗。」周先生表明,今後還會帶更多的朋友來新密吃夜市燒烤。
新密蝦尾現已「炒」了20年提到新密夜市,「炒蝦尾」是必須體驗的。這兒靠著一道「炒蝦尾」一年賣出幾個億,可謂是河南餐飲界的神話。但是,新密分明不產蝦,「炒蝦尾」咋就成了具有當地特征的招牌菜和網紅菜呢?
據當地人講,炒蝦尾這道菜是新密人的自豪,央視從前專門來拍攝報道過。現在,不僅是新密當地人,就連外來的遊客都會特意趕到新密,就為了吃一次新密的炒蝦尾,特別一到周末和節假日,夜市經常會呈現排隊吃蝦尾的情況。由於一些夜市間隔高速口不遠,還會呈現高速口堵車大排長龍的場景。門客們遠道趕來,只為品味正宗地道的新密炒蝦尾。
當一盤爆炒蝦尾端上桌的時分,吃貨們看著那紅亮的外殼、濃醇的湯汁、細嫩飽滿的蝦肉,真是欲罷不能。采訪中大河報記者了解到,新密炒蝦尾有多種口味,其間蒜蓉和香辣的最受歡迎,特別是香辣味的,進口後麻辣味和蝦尾的鮮香相融合,讓人越吃越想吃。假如三兩好友相約,露天而坐,邊吃蝦尾邊談天,更是愜意。
「咱們做炒蝦尾是從2003年開端的,那時分的夜市上賣的都是帶頭的整個小龍蝦,一大盤最多也就20多個,假如人多了還沒嘗出味就吃光了。」在新密最早推出炒蝦尾的鄭喜旺告知記者,小龍蝦是大頭小身子,但頭卻沒什麽可吃的東西,顧客們買了一大盤蝦,除去頭和殼,吃到的蝦肉卻很少,有點華而不實。他們當初也是試著把小龍蝦的頭去掉後進行爆炒,這樣更入味,但耗費掉的蝦要比整個賣多上好幾倍,大大添加了本錢,所以價位也要相對高一些,本以為貴了會沒人吃,不料剛一推出來就受到了顧客的喜歡,銷量很快蓋過了小龍蝦的風頭。後來,店裏再進小龍蝦的時分,就讓供貨方直接送蝦尾,這樣不僅可以添加進貨數量,還降低了運輸本錢。
暮色下,這兒燈火通明,熱烈非凡天色漸漸暗了下來,坐落東大街萬客隆商場後邊的「新密市美食城」,迎來了它一天中最繁忙的時段。
晚上6點,記者一走進美食城大門,就感覺到狹窄的長廊裏,充滿著濃郁沖鼻的爆炒香辣滋味。熗辣椒的影響讓人不由得打噴嚏,也因而勾起了強烈的胃口。密布的夜市店鋪裏,場面熱烈非凡。
路書奇熗鍋面是美食城裏的一家老店,55歲的路書奇在這兒做熗鍋面現已17年。為了與時俱進,迎合不同門客的口味,他的小店從曩昔單一做熗鍋面開展到現在具有40多道特征小吃的夜市大排檔。「蝦尾、豬蹄、卷煎、烤串,別人家有的咱們都有,當然,做熗鍋面咱們更擅長。」路師傅說,運營夜市大排檔,主要靠菜品來吸引門客,新密的招牌小吃一樣也不能缺,這樣才能讓顧客在你一家店裏「坐穩」。
晚上7點,新密橋頭夜市燈火通明。本來就不寬的夜市街道兩邊,坐滿了前來擼串吃蝦尾的門客,店家熱情招呼顧客的叫喊聲此伏彼起。走進靠近門口的寶民燒烤店,裏邊濟濟一堂,茶房小夥和大媽來回絡繹。大河報記者從該店收銀臺的電腦上看到,此時到店消費的顧客已有53桌。從每桌的人數看,少則兩人,多的17位,大多是七八位朋友聚在一同海吃暢飲。
與該店相鄰的夜小紅炒蝦尾總店,門前擺的餐桌也坐滿了人,店裏更是濟濟一堂。大河報記者轉了一圈,發現炒蝦尾是桌桌必點。來自登封的老石只要了一盤炒蝦尾和一瓶啤酒,坐在一個小方桌前獨自享用。另一對來自鄭州的小情侶要了一份炒蝦尾和一些烤串後,敞開了夜晚誇姣的戀愛韶光。
店老板郭小紅告知記者,在當地以及周邊的鄭州、鞏義、登封、新鄭、禹州等地,「新密炒蝦尾」幾乎是家喻戶曉,許多人晚上下了班後就開車過來吃這道美食。本年3月份以來,每天晚上她家的這個店就能耗費200多斤蝦尾,周末和節假日每天能耗費400多斤蝦尾。
遭疫情重創後,新密夜市快速「自愈」
「疫情這三年,咱們夜市進入了最低谷,因不讓堂食,無法正常開門運營,只能靠外賣牽強維持。」提起疫情對夜市的影響,在新密美食廣場運營夜市的路星源深有感觸。
「疫情發生前,咱們店一天的運營額在6000元左右,疫情發生後,除了閉店外,不讓堂食只做外賣每天的運營額300元左右,這三年的收入還抵不上曩昔一年的收入。」路星源說,疫情期間,店裏的職工大部分放假回家了,可店裏仍然要給職工發工資。上一年小店運營最困難的時分,由於沒錢給職工發工資,他父親就去銀行貸了幾萬塊錢發給職工。後來疫情曩昔,14名職工悉數返崗,使小店運營很快走上正軌。
「疫情不僅約束了外地顧客到新密吃夜市燒烤,本地人也只能靠點外賣來解饞,這使咱們的夜市運營受到了極大重創。」夜小紅炒蝦尾總店老板郭小紅說,疫情期間,該店的外賣運營效果不太好,有時分一天的運營額不到500元。疫情過後,現在一天的運營額能達到數萬元,根本沒法比。
「三年疫情,讓新密美食城生意運營走入窘境,商戶們都面臨著史無前例的生計壓力,一些門店關門倒閉。疫情過後,夜經濟從頭回歸,讓咱們也從頭康復了決心。」商戶路書奇以為,現在最大的期望便是添加門店收入,讓夜市康復以往的熱烈。
鄭喜旺以為疫情雖然對新密的夜市職業沖擊較大,卻無法阻撓夜市開展的腳步。疫情完畢後,商戶們迅速重整旗鼓,開門迎客。與此同時,有大量的新品牌加入到新密的夜市餐飲賽道,消費者對夜市的服務和品質要求不斷提高,這對於運營者來說,既是機會也是應戰,只要不忘初心,用心做好菜品,服務好每一桌顧客,才能贏得顧客口碑,把品牌打出去。
新密夜市「起步」於一輛板車上世紀八十時代晚期,新密街頭,夜晚呈現了一些拉著板車在路旁邊擺攤兒賣小吃和烤羊肉串的小販。他們零零散散地分布在新密縣城的街頭巷尾。或獨自運營,或夫妻聯手,或全家上陣。一輛板車便是廚房,一盞昏黃的燈泡、一張簡易木桌加上幾個板凳,湊成了路旁邊暫時「餐廳」。看起來很簡單,卻承載了那個時代許多的歡聲笑語。
「我最初便是推著平板車到街上賣豬蹄,那時分也不知道什麽叫夜市和大排檔,只是挑人多的當地去賣。」現在現已具有23家夜市直營店的鄭喜旺,提起當初創業時的閱歷,感慨萬千。他說,到了上世紀九十時代,從前的路旁邊小推車,開端「紮堆兒」聚集到一些好的地段,形成了越來越多的露天燒烤夜市。最早是東大街、青屏商場、文峰路夜市一條街,後來五四廣場、十五支隊、橋頭夜市也漸漸熱烈起來。特別是礦務局十字路口東西兩條街,數十家各具特征的貨攤沿街一字排開。
「夏天賣燒烤配紮啤,冬天賣砂鍋和炒菜,那時分每家攤子的菜都是露天擺放,門客對環境要求也不高,很少人會在意因車輛駛過而揚起的塵土。不知道從什麽時分起,吃夜市成了一種時髦,特別是年輕人,對夜市的衛生環境要求越來越高,對食材的質量、菜品的種類也越來越挑剔。」現在已具有5家直營店和100多家加盟店的郭小紅說,當初做夜市大排檔時,她剛成婚,女兒還沒出生。忙忙碌碌中,女兒現在現已15歲了。在做夜市燒烤的17年裏,酸甜苦辣中,她目擊了新密夜市的一次次革新。
進入21世紀,新密夜市開端晉級。政府獨自劃出一片區域,為街邊的攤點安了「家」,使傳統的露天夜市漸漸變成了現代的美食城。職工們統一穿上印有自家品牌和logo的服裝,透明玻璃窗的操作間,讓裏邊的操作一目了然,門客們可以定心消費。「品種趨完全,滋味見高低」,為了招徠顧客,店家紛繁「出招」,門客只要選定一家往那兒一坐,一人一碗豆湯馬上端到面前,冰的、熱的隨意選。
新密的夜市大放異彩,帶動了當地的文化、旅行、物流等服務產業的快速開展,一些當地成了「網紅」打卡地,有的老店還開起了連鎖,就連周邊的鄭州、洛陽、登封、鞏義等地的一些飯店,也掛起了新密炒蝦尾的招牌。閱歷30多年的風風雨雨後,新密夜市從最初的一輛板車開展成為一個日益壯大的新興產業。
|